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
<
五十年代在北京健身太极武术总社的兵刃架子上立着两根很粗的白腊杆,长有丈余,呈枣红色,光滑锃亮。这种器械就是太极大杆子。大杆子不是战斗武器,也不是演练套路用的,它是操练基本功用的器械。老师在教你练器械之前先让你练习抖大杆子。太极大杆子和太极大枪不同,太极大枪演练有招法和套路,太极大杆子没有套路,只有九个杆子点即:抖、抽、点、拧、摔、扎、挑、拨、撩等。九个杆子点可以穿插,配合练习。例如:抖杆时可以用扎或摔杆混合练习,摔配合挑、点,拧配合拨、抽和撩等等,随心所欲,灵活运用。步法也同样随杆子点灵活变换,半马步、马步、弓步、虚步、仆步、丁步、横裆步、进步、退步、绕步、插步等等,总之要练成活步。抖大杆子要求用丹田的内气、周身之劲力力由脊背发出, 使周身松沉之气和力要贯到杆头向前抖动。抖动不超过一百次就会大汗淋漓,练习日久则内劲渐增,功力大进。大杆子比较长又很粗,其重量是一般枪杆的2至3倍,练习时右手握大杆尾端,左手握大杆的中下端,右手如锁握紧,左手如管使大杆能前后滑动。大杆横在腰前,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两脚距离要比肩略宽。左脚脚尖向外撇,双腿下蹲成半马步。抖杆时要以腰为轴,肩、肘、腕、胯、膝要协调一致,随杆子点的变化而变换步法,抖起来虎虎生风,雄壮有力,整个杆身都在颤动,力量要达到杆头。没有一定的太极拳功底,不掌握其要领是很难做到的。练习一定时间的大杆子,臂力和腰劲会与日俱增,对以后练习各种武术器械是很必要的。 <
<
北京杨式太极拳名家赫寿岩老师当年教徒弟练功时,非常重视大杆子基本功训练,经常说他青年学艺时老师让他练习太极大杆子要求非常严格。他从青年到中年时期每天都坚持抖大杆子,一天要抖千次,早晚练功时各抖五百次,在杆头用“挑”法能将80多斤的沙袋挑起抛至房顶。笔者随赫老师习艺时,老师年事已高,故未能亲眼目睹,实为憾事。 <
<
现在很少有人练习这种基本功了,它的练习方法也几乎濒临失传。在早年设武场收徒弟必须有大杆子,还要精通它的练习方法,名为戳杆子立场子。如果没有和不会练习大杆子就不能收徒弟,据说大杆子有代表祖师之意。因为有这种讲究,故称大杆子是“百兵之首”,在书写兵刃谱时要把它写在谱首。做大杆子用的白腊杆质量最好的是山东和四川等地种植的,有韧性和弹性,不易折断。尺寸要达到一丈以上,杆头如鸭蛋黄,尾端如鸭蛋粗,上下直而光滑没有疤痕的为上品。大杆子使用多年以后变得绵软红亮,在尾部用双手一抖整根杆子要突突乱颤。抖大杆子是很吃功夫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必须常抖,常练,坚持不懈,日久见真功。 <
<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