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太极拳简介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太极理论 太极相册 健康养生 联系方式

太极理论

洪传陈式太极拳三字经

来源:太极网    浏览:次  更新:2025-02-06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一)总论 (二)缠法 (三)眼法 (四)身法 (五)步法 (六)手法 <

  (七)配合 (八)推手 (九)双重 (十)懂劲 (十一)学拳 (十三)教拳 <

  <

  说明:(1)为了版面的原因,对“三字经”部分内容,编者作了无关其意的删节,在“身法”一节中,“沉着中,有轻便”二句,是放在最后的,我们加了二句“身法正,裆暗转”,并调整到“动如水”四句的前面。在“配合”一节中,删除了最后有“百炼功,莫辞劳”二句。在“双重”一节的“肩手肘,互阴阳”后,删除了“或有人,逞聪明,避双重,讲单重,配合法,未认清”六句。这说的仅是对双重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对双重的误解,有很多种。在“懂劲”一节中,有“如识字,辨点画,点画变,同八法,一拳式,等于句,全套路,同作文”等等,皆是比喻,无关大体。均作了删节。“学拳”和“教拳”二节不再刊出,有意详读全文的,请看洪均生先生著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

  <

  (一)总论<

  陈太极,理法精,阴阳理,互变中。<

  法万变,不离宗。唯缠法,基本功。<

  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

  如毛巾,反复拧,练周身,内外同。<

  经络活,血气通,祛疾病,保康宁。<

  勿懈怠,持之恒,讲技法,变化中。<

  或柔化,或刚攻,因敌变,螺旋中。<

  (二)缠法<

  论缠法,应过细,内外旋,分顺逆。<

  顺劲开,逆劲闭,刚与柔,相互变。<

  (三)眼法<

  意发令,凭眼法,审地势,察敌变。<

  眼所视,有点面,实点顾,虚而盼。<

  身步手,随顾盼,盯目标,莫乱转。<

  (四)身法<

  讲身法,上中下,顶劲领,裆劲塌。<

  腰如轴,戒凸凹,长强穴,尾骨端。<

  休里裹,微后翻,气松沉,小腹间。<

  重心低,动无偏,胯里松,裆开圆。<

  既灵稳,且自然。两膝盖,与踵齐。<

  (五)步法<

  步进退,随身转,斜或正,因势变。<

  论步型,马弓盘,虚与实,互转换。<

  沉着中,有轻便。身法正,裆暗转。<

  动如水,流曲弯,静止处,稳如山。<

  (六)手法<

  讲手法,电复杂,顺逆缠,互交叉。<

  凡顺缠,掌上翻,小指裹,拇上捻。<

  凡逆缠,掌下翻,拇内裹,小指转。<

  顺缠时,沉肘腕,带手掌,划弧线。<

  逆缠时,掌当先,手领肘,肘带肩。<

  顺逆缠,属自转,自转时,有公转。<

  公转变,正反旋。正旋圈,顺逆半。<

  逆上出,顺下还,低平脐,高平眼。<

  肘收沉,贴肋边,手开合,胸前变。<

  反旋转,亦同前,逆下出,顺上还。<

  肘收还,齐乳前,缠为顺,掌勿偏。<

  下转肘,贴肋边。手领肘,作逆缠。<

  缘胯开,再上转。肘松沉,永不变。<

  公转形。如鸡蛋,大小头,有定限。<

  正小头,心口前;反小头,齐眼变;<

  或左右,或后前。左右圈,正或反。<

  前后圈,多反旋,其缠法,变化繁。<

  手逆出,后外偏,变顺回,经耳边。<

  另一圈,八法含,基本功,莫轻看。<

  (七)配合<

  讲配合,更重要。上下随,在于腰。<

  眼指挥,手步到,内外合,上下照。<

  手配步,分顺拗,里外弧,看需要。<

  或斜正,或大小。灵而沉,劲才巧。<

  变万端,似奇妙,守规矩,熟生巧。<

   (八)推手 <

  拳练熟,学推手,互检验,对与否。<

  十三势,相对走,采捋挒,引莫苟。<

  挤与按,靠与肘,诸攻法,掤为首。<

  搭手掤,心要静,何手来,何手应。<

  肘松沉,视彼动。采捋挒,因势用。<

  彼刚来,我柔应,直横拨,横压掤。<

  运缠法,不丢顶,引进身,使落空。<

  彼失势,将前倾,必变招,稍留停。<

  趁此机,挤按攻,发靠肘,随势成。<

  眼身步,配手动,上下随,身中正。<

  保重心,莫失中,立不败,去圡胜。<

  欲不败,忌双重,求沾粘,螺旋功。<

  推手中,积经验,与同学,互黾勉。<

  赞成绩,纠缺点,胜或负,勿介然。<

  对拳友,尊长年,讲礼貌,戒争先。<

  虚心学,武艺添,倘发劲,重安全。<

  下和棋,同欣然,保彼名,我心安,<

  遇莽夫,态度谦。互团结,众皆欢。<

  <

  (九)双重 <

  双重者,手足实,手化慢,足转滞,<

  重心偏,招必失。陈拳法,前足虚,<

  裆松沉,后足实,虚不空,实不死。<

  虚实间,轻重比。虚则灵,转换宜。<

  实则稳,立根基。欲使巧,仗足力。<

  足无力,巧难使。凡接招,手先出,<

  我柔旋,引彼力,来的劲,在我臂,<

  我虽虚,等于实。避双重,更在腰,<

  如轴转,戒摆摇,重心沉,丹田际。<

  身步变,总随遇。前后移,非陈式。<

  一移动,必失势,当此时,看腿法。<

  腿之缠,互顺逆。手肘劲。也忌双。<

  凡沉肘,手必扬,顺缠化,在肘上。<

  沉为柔,扬为刚。掌下收,逆缠走。<

  时向前,对敌方,肩肘手,互阴阳。<

  双足踏,尚稳定,单立定,怎有用?<

  独立式,与踢蹬,手先拿,或双封,<

  制对方,成被动,再趁机,膝足攻。<

  <

  (十)懂劲 <

  学太极,须懂劲,初学时,便应问。<

  求懂劲,也不难,手八法,式中全。<

  每一动,细究研,凡接手,掤在前。<

  采捋挒,引为先,挤肘靠,三节换。<

  梢中根,互循环,手背挤,掌心按。<

  挤按法,可互换,顺逆缠,翻掌间。<

  角度难,速度先,柔克刚,全在圆。<

  争速度,在转关,任一转,无数点。<

  点对点,劲发焉,方向对,时机准。<

  懂劲诀,着为先,逐一式,作试验。<

  方向者,顺逆缠,自转中,兼公转。<

  公转法,反正旋,劲开合,时后先。<

  心镇静,因敌变,虽毫厘,莫紊乱。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