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
据说和陈长兴同辈的十四代陈有本修改了拳架,世称新架,又叫小架。他的徒弟陈清萍教了武禹襄,武禹襄创造了武式大极拳,所以陈有本,陈清萍也颇有名气。所谓新架、老架就是指的这两种。陈家沟早先教的拳,多数是陈长兴的老架,到了陈发科时期,他是陈长兴的曾孙,十七代正宗传人,教的当然是陈长兴老架,1928年陈发科去北京去传艺,教的一路83式,就是陈长兴老架,没有听说他改了拳。他去世后60年代初,他的儿子,十八代宗师陈照奎到上海来教拳,我听他说,此拳为陈长兴老架83式。 <
<
但是陈发科的孙子陈小旺,小时一直在陈家沟,没有跟他祖父学过拳,他在陈家沟跟堂伯陈照丕学的一路75式。却在1985年写了一本《世传陈式太极拳》就把这套陈家沟流行的75式作为陈氏世传老架。1972年陈照丕去世后,73年陈照奎到陈家沟去教一路83式,陈家沟的拳师,包括陈小旺在内,就把这套83式称做新架,以示他们原来的75式是老牌子正宗太极拳架。但《世传陈式太极拳》中的一路75式,提不出作为陈长兴老架的证据,所以是颇具争议的。陈家沟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地方是老的,但是现在的拳却不一定是老的,因为陈长兴的曾孙,十七代掌门人陈发科,1928的到北京去了,他在北京教的一路83式才是老架。我在1981年到陈家沟去时,从太极拳学校教务长陈伯先和几位老者口中,倒听见了几句真话,他们说,“老架(指75式)是新架、新架(指陈发科在1928年前在陈家沟教的一路83式)是老架!”
<<
<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