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
何为太极拳的劲点呢?简言之就是指你发力的刚落点,(刚落点可以发出来,也可以含而不发)这个落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
(一)这个刚落点是我可以控制的,可以驾驭的,是我力臂可达之内的任一点。 <
(二)这个刚落点,具有螺旋缠丝的特性,因此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穿透力。 <
(三)这个刚落点处配以全身的整合,亦即体现出整劲,而不是局部劲。 <
(四)这个刚落点是出圆为方,可以有速度的变化,可以生产加速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打击力。 <
(五)这个刚落点同时又可以是第二次打击的起点,也就是它可以使打击成为连续的。 <
(六)在这个落点处,我身体各部位达到高度的协调,肢体不贪不欠,屈伸自如,可以多角度变化。 <
具备了这些条件,你发出的力才能称之谓有劲点。 <
初学太极拳的人,不容易找到劲点的感觉。以"掩手肱拳"为例,初学者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在变化中主动缩短你打击的距离后发不出力;一种是在发力的同时重心前去,身体前倾,后脚无根,而且右手发出的力是一种直线前冲的撞击力,一旦对方闪避或引带,自已立刻站立不稳,向前栽倒。 <
广义地讲,太极拳的每一个开合动作,都应该有劲点,在达到劲点后转关开合(如果体现出的是刚落点,则要通过折叠的形式进行转关),这样你才能做到两手相吸相系,周身协调一家,才能谈及太极拳攻防技巧。 <
<
下面我们具体研究在太极拳训练中如何找到"劲点"的感觉。 <
一、梢节领劲 <
梢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训练的总纲。这里的梢节是指肢体中的两手和两脚。(这里要区别古人太极拳论中"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的梢节概念。)因为只有梢节领劲,你的拳头才能领进如蛇头,而不是甩动如虎尾,是主动的直入主题而不是被动的奔向目标。仍以"掩手肱拳"为例,击发时上肢以手领劲,右拳则可以做到稳、准;下肢的"梢节领劲"指的是在两脚蹬地反弹的同时五趾抓地,这样才能够做到松胯圆裆,才不会出现脚下无根的感觉。 <
从技击意义上讲,气、意、劲到梢节是攻防中必备的条件,从健身角度讲,梢节领劲就是说末梢神经在大脑的调动下高度活跃,尤其是老年人,末梢神经通畅了,自然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这也揭示了梢节领劲也是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的基本条件。 <
二、五弓齐备 <
两头卷曲的直接效果是五弓齐备,即使是在发力的一瞬间,你的五弓的形态仍然不能发生形变,换而言之你的手臂不能伸直,你的腿也不能蹬直,你的胸脊也不能挺直,假如任何一张弓发生了形变,击发的"劲点"则不容易形成。一只拳头只有在任何时候都屈蓄有余,那么才能够进退有度,收发自如;两只腿弓也只有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才能够松垮圆裆,虚实变化灵活,才能重心稳固。(关于“身备五张弓”详见《武林》杂志2001年第三期) <
三、螺旋缠丝 <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特色,有了螺旋缠丝,你的力就有了方向,不会飘,而且在达到劲点的一刹那具有穿透力,直入五脏六腑,这就像有来复线的枪膛里射出的子弹较土制猎枪的霰弹更具有威力一样,也是太极拳的劲别区别于其他外家拳的显著特点。有些人在走太极拳的四正劲棚、捋、挤、按的时候会用螺旋缠丝劲,但是在走太极拳的四隅劲采、列、肘、靠的时候,亦即进攻打击对方的时候,却不会走螺旋缠丝劲了,这样你打出的劲点还是缺少了太极拳的味道。 <
四、公转自转 <
公转,是指身体以腰为轴的旋转;自转,指相对处于梢节部位的旋转。比如上肢部位的螺旋缠丝劲较之腰部的旋转不可以称作自转,公转与自转相结合就使你的打击更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这个公转,一方面可以增加你梢节螺旋运动的长度,亦即加大了攻防运动路线的长度,另一方面,公转的形成是要能过拧腰松胯、屈膝合裆、五趾抓地来实现的,这样才能稳定重心,变换虚实,可以更加有效地把全身的"整劲"送到劲点上去。(关于"公转与自转"详见《中华武术》2001年第十期 ) <
五、方圆相生 <
太极拳的运行路线非圆即弧,这是运行的大势。但是太极拳还有"方圆相生"的道理。按阴阳之道有曲必有直。即太极拳的运行规律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走的是弧线,其目标和作用是走、化、拿。但是肢体运行路线有没有走直线的情况呢?有!出圆为方,方就是发、放、打,亦即打击部位在力达劲点的一刹那走的是直线,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两层意思:发力时在运行途中仍然要走弧线,直来直去是不对的;在力达劲点的一瞬间走的是直线,如果在这时仍走曲线就不对了。所谓圆以方为本,方以圆为根,即方圆相生相克的道理。 <
六、身姿放长 <
身姿放长除了可以扩大我们的攻击半径,在攻防对抗中占据空间优势之外,它的真正意义还在于使我们的肢体产生弹簧劲。身姿放长的要素一是骨节分开,二是韧带拉长。这两个要素是产生弹簧劲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样的条件是必须靠平时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具备了这种身姿放长而产生的弹簧劲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使我们的力在到达劲点时产生加速度,而这种有着瞬间加速度的劲点就具有更大的打击力度。 <
七、相吸相系 <
相吸相系是指两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必须有两手之间的协同配合,我们才可以打出诸如通背劲、对称劲、双分劲、双合劲等等劲别,使我们的力点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仍以“掩手弘拳”为例,当右手向左前方出拳攻击时,左手应领劲向后,左肘后击,左肘的劲点须与右拳的劲点在同一时间到位,后手的对称力通过肩与臂完全无误地输送到右手的劲点上,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通背劲。两手的相吸相系是产生劲点的很重要的条件。(关于"两手的相吸相系"详见《武魂》2001第四期) <
八、周身协调 <
太极拳劲点的产生,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求周身的高度协调。太极拳理中有一句话叫"一动无有不动",讲的就是协调。动,还要符合规矩地动,动态中求协调,否则叫枉动。任何一个部位的欠缺不到位都会影响攻防意图的实现。如果你的"掩手肱拳"打得不理想,你不妨检查一下自已:双脚五趾是否抓地,双膝是否内扣,双手是否相吸相系,是否松胯圆裆、含胸塌腰、虚领顶劲等等,缺少任何一个因素,你你打出的劲点就会有问题,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打出太极拳的劲点来,是一种很高的要求。我们在日常训练中应循序渐进,不断摸索、体会劲点的感觉,不断地去完善和提高自己。这是一个功夫上身的过程,急不得。日积月累,方法正确,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必然能够进入太极拳的技击殿堂,领略到太极拳“最妙最妙的本地风光”。
<<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