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内家浑元力要求先静后动、静中求动、动中求静、静动结合,在动静平衡中求得。求力犹如细石磨刀,得力较慢、较细,还必须有明者身传口授方能得法,但其力精度大、技巧多、容易把握力度。 <
外家整体力要求先动后静,动中求静,以动为主求得。求力犹如粗石磨刀,得力快,容易学,看书就能练,但其力精度小、技巧少,不易把握力度。 <
现不揣浅陋,谈一谈浑元力。 <
<
浑元力的四大要素 <
<
1、阴阳平衡。阴阳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松与紧、虚与实、动与静、退与进、快与慢、打与防、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等,平衡即不偏不倚,是指在攻与防等方面处处顾到,不露破绽。 <
2、意力均整。指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等挥元一周,任何方向和部位从意识上都能均衡兼顾,从防与发所蓄的力度上都能平衡有备,无论任何部位受犯,都能相机而防,应感而发。 <
3、周身争力。这是发动全身之力同时出击的最高条件,为了调动和激发全身最大能量出击,不仅手、脚、头、肩、肘、膝等同时发出互争力,就连一时用不到的毛发和内腔等也都一齐鼓荡发力,增加打击强度。 <
4、静动互用。有时形似不动,但周身筋骨、肌肉及神经都处于欲发不发、不发想发的备战状态,一旦受侵,一触即发,貌似静,却静中含动。 <
与人搏斗,动如闪电,疾似利箭,但头脑非常冷静,周身不仅互换,还要动静互为,缺一即犯双重之病,则危险矣。 <
<
浑元力的几种用法 <
<
1、发放力。是指把人发倒而不受伤的发力,这种发力有中乘、上乘之分,中乘发力是在得机应势的情况下,把含有掀、推、扑、按的浑元力向对方失重的方向撞弹而出,使人跌出倒地。发力特点:触点大,劲力长,意到力到,绵中裹铁,意念以安全倒地为目的。 <
上乘发力是中乘发力的升级,因劲力超常,与力较技,一触即将人抖弹击出。发力时,触之急速如电,碰之即发,不给对方柔化之机。 <
2、穿透力。是指本力被击中的人既无外伤又不倒地,但过后体内或背后却越来越疼痛。此种发力如不控制击穿量,严重时可致人残甚至死亡。发力特点:发时短,距离近,触点小,力到即收,穿背透体而不伤表面。这是历代武林暗手伤人的一种发力,因为此力伤人严重,历来秘密而传,得者甚少。 <
3、击倒力。是指把人击倒,内伤外伤同创的发力。发力特点:历时短,是集硬、弹、穿、爆、撞为一体的浑元发力,以打烂、打穿、打倒、打死为目的,是与敌人生死搏斗时采用的一种发力。 <
以上三种发力,实际就是浑元力技巧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只要练精浑元力,再掌握各种不同特点的发力技巧,打人、发人、发轻、发重、发里、发外,都能得心应手。浑元力是武功三宝(力、速、巧)之首,又是武功的命脉,非常重要。正如拳家所云:“劲力发的好,浑元是主导,练好浑元搏击力,打人发人如游戏,”就是这个道理。
<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